吴彦祖、周迅跨界教培,明星效应喜忧参半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当吴彦祖开始教英语:明星跨界教培的狂欢与隐忧
“大家好,我是吴彦祖。”这句开场白最近在短视频平台有了新版本——不是新电影宣传,而是一堂标价399元的英语口语课。这位以《新警察故事》《窃听风云》等作品闻名的演员,突然在抖音开设”吴彦祖教英语”账号,48小时内课程销售额突破200万元。评论区炸开了锅:”我缺的是课程吗?我缺的是吴彦祖的脸””这发音比我的英语老师标准多了”……
这并非孤例。胡海泉的音乐创作课、胡彦斌的声乐教学、王力宏的唱歌技巧直播,甚至周迅的表演工作坊、吴京的武术指导课,明星们正在批量”转行”当老师。他们的共同点是都选择了艺术教育领域——教唱歌、教表演、教乐器,与自己的明星主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。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尹一伊副教授看得透彻:”这就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。”当吴彦祖用《魔兽世界》里古尔丹的台词”Power! Unlimited power!”示范英语连读时,观众根本分不清是在学英语还是在追星。某培训机构负责人私下透露:”同样内容的课程,挂上明星名字价格能翻三倍,完课率还更高。”
但问题随之而来。在吴彦祖课程的热销海报上,”好莱坞标准发音””港大建筑系学霸”等标签格外醒目。有网友翻出他早年访谈视频,发现其英语虽流利但远非母语水平。法律界人士王晗辰提醒:”如果宣传专业教学却无法提供相应资质,可能构成虚假宣传。”北京某艺术培训机构的李校长告诉我们:”我们聘用的明星导师都会明确标注特邀指导而非主讲教师,这是行业自我保护的方式。”
更棘手的是版权雷区。某知名歌星的线上声乐课曾因未经授权使用《歌剧魅影》选段做教学案例,被版权方发律师函。王晗辰律师指出:”盈利性教学使用他人作品必须获得授权,很多明星团队缺乏这方面的法律意识。”
艺术教育的特殊性给明星跨界提供了便利。与数理化不同,表演、声乐这些领域更看重实践经验而非教学资质。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陈坤开表演工作坊,某种程度上比师范院校毕业的新人教师更有说服力。但某少儿编程机构市场总监坦言:”我们尝试过邀请科技圈名人授课,发现家长对非教育背景的导师接受度很低。”
这场明星教培热潮中,最耐人寻味的是学员心态。报名吴彦祖课程的林小姐直言:”就当是为颜值买单,能学几句英语算赚到。”而购买了某摇滚歌手吉他课程的张先生则抱怨:”教得还没有B站up主细致,全是情怀杀。”
当娱乐圈的聚光灯照进教室,这场跨界实验才刚刚开始。下一个站在讲台上的会是谁?或许正如某教育投资人预言:”未来可能看到杨幂教穿搭、刘畊宏带健身课,但数学物理这些硬核学科,明星们暂时还不敢碰。”在这场流量与知识的博弈中,学生们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,终将决定哪些明星能真正转型为教育者,哪些只是昙花一现的”客串老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