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年被毁?迪士尼《白雪公主》真人版翻车记

童年被毁?迪士尼《白雪公主》真人版翻车记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
## 当白雪公主不再”雪白”:迪士尼真人改编为何总在毁童年?
“魔镜魔镜告诉我,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?”这句经典台词在2023年的真人版《白雪公主》中再次响起时,却让无数观众在影院里尴尬得脚趾抠地。这部耗资巨大的迪士尼最新力作,上映首日在中国市场仅收获可怜巴巴的百万元票房,社交媒体上”毁经典”的骂声此起彼伏。人们不禁要问:曾经那个为我们编织童话梦的迪士尼,怎么就把白雪公主拍成了这样?
20250328092747178660
让我们先看看这部真人版究竟做错了什么。影片开场那段本该梦幻的”白雪公主在森林里与小动物共舞”的场景,活像一场笨拙的抖音模仿秀——女主角瑞秋·齐格勒僵硬地转着圈,数字合成的兔子松鼠们机械地配合着,完全失去了原版动画中那种行云流水的灵动感。更灾难的是经典歌曲《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》的再现,当现代流行唱腔硬生生塞进这首抒情民谣时,产生的不是创新而是令人头皮发麻的违和感,就像在交响乐演出中突然插了段电子摇滚。
选角争议更是从开拍就伴随着这部电影。当拉丁裔的瑞秋·齐格勒顶着橄榄色皮肤说出”我的皮肤像雪一样白”时,整个影厅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憋笑声。这倒不是说演员本身有问题,而是迪士尼这种既要保留原著台词又要强行政治正确的拧巴操作,活像给汉堡包夹了块北京烤鸭——两边不讨好。更糟的是,这个白雪公主既不纯洁也不乐观,整天板着脸说些女权口号,遇到危险却还是得靠男人来救,这种表里不一的角色塑造让观众直呼”精分”。
20250328092748435535
说到剧本,那真是槽多无口。编剧似乎打定主意要”颠覆传统”,把邪恶王后改成了受父权压迫的可怜女人,却忘了给她安排点像样的作恶动机。有一场戏特别典型:王后对着魔镜发疯时突然开始控诉社会对女性年龄的歧视,这段莫名其妙的独白让反派瞬间变成了脱口秀演员。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互动?原版里那些温馨有趣的细节全被删光,取而代之的是几个CGI做的小矮人像游戏NPC一样机械地念着台词。
这已经不是迪士尼第一次搞砸真人改编了。记得去年的《小美人鱼》吗?黑皮肤的爱丽儿唱着《Part of Your World》时,银幕上飘过的弹幕全是”这鱼该晒太阳了”。还有那部把睡美人改成女战士的《沉睡魔咒2》,硬生生把童话拍成了《权力的游戏》同人剧。迪士尼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:一边拼命榨取经典IP的剩余价值,一边又心虚地往里面塞各种政治正确元素,结果拍出来的片子既丢了老粉又讨不到新观众欢心。
20250328092748468926
问题究竟出在哪?看看1937年原版《白雪公主》的创作过程就知道了。当年华特·迪士尼为了一个雪花飘落的镜头能让团队反复修改三个月,为了公主的裙摆弧度专门请来芭蕾舞者研究动作。而现在迪士尼的高管们开会时讨论的却是”这个IP在东南亚市场能带来多少衍生品销量”或者”主角肤色是否符合DEI标准”。当创作变成Excel表格里的数字游戏,再强大的魔法也会失灵。
《白雪公主》的惨败给迪士尼敲响了警钟。观众不是傻子,我们能分辨什么是真诚的创作,什么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废料。当白雪公主不再相信真爱之吻,当灰姑娘开始批判水晶鞋是消费主义陷阱,当迪士尼自己都不再相信童话的魔法,他们凭什么要求观众为这些”政治正确童话”买单?也许迪士尼真该停下跟风改编的脚步,好好想想:到底是要做造梦者,还是只想当个卖情怀的奸商?毕竟,再强大的IP也经不起这样折腾,等到观众彻底心凉的那天,魔法王国可就真要变成”冷宫”了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夸克电影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kk.yingshibaike.com/4565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