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日暮归乡》手机版(BD720P/3.9G-MKV)原声版阿里云迅雷资源下载

《日暮归乡》手机版(BD720P/3.9G-MKV)原声版阿里云迅雷资源下载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
## 漂泊半生,只为一纸归乡的船票
“我想回家,我想看看我娘。”这句话从高秉涵老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,他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。照片上是七十多年前的山东菏泽老家,土坯房前站着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。如今,那张照片已经被摩挲得起了毛边,就像老人那颗被岁月打磨得千疮百孔的心。
242dd42a2834349bc98966ad4700aac137d3be01.jpeg@f_auto
《日暮归乡》这部纪录电影把镜头对准了六位这样的台湾老兵。他们中最年轻的姜思章被抓壮丁时还不到十四岁,连枪都扛不动就被塞进了开往台湾的军舰。影片里有个细节特别戳心:姜思章说当年在基隆港下船时,他穿着不合身的军装,裤腿卷了好几道,口袋里还揣着离家时母亲塞给他的半块馍。那块馍早就发霉变质了,可他一直舍不得扔。
傅德泽老人的故事更让人揪心。这个四川丰都的农家子弟,十八岁那年在地里干活时被拉去当兵。影片里他用地道的川东方言回忆道:”那天太阳毒得很,我娘喊我回家喝口水再下地,我说把这块苞谷地锄完就回。哪个晓得这一走,就是一辈子见不到娘老子。”在台湾那些年,他因为想家偷偷哭被长官发现,被关在小黑屋里整整三年。出狱时,这个曾经壮实的农家小伙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a50f4bfbfbedab641883f49d79dc10cc7b311ef7.jpeg@f_auto
最让人心碎的是金英、曾奇才和潘松带三位已经离世的老兵。影片里播放了他们生前最后的影像:金英老人躺在病床上,手里攥着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家书;曾奇才的遗物里有一包从大陆带来的泥土,用红布包了一层又一层;潘松带的墓碑朝着西北方向——那是他福建老家的方向。导演杨正浓说,拍这些画面时,摄影师都是流着泪完成的。
高秉涵可能是最让人敬佩的一位。这个山东汉子用了大半辈子时间,把150多个老兵的骨灰坛一个个送回大陆。影片里有个镜头:他佝偻着背,抱着骨灰坛在山东老家的麦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,嘴里念叨着:”老伙计,咱们到家了。”那些骨灰坛上绑着红布条,写着籍贯和姓名,就像一个个等待回家的游子。
eaf81a4c510fd9f98fedc999abc76b252a34a446.jpeg@f_auto
王童监制在首映式上说,他们团队花了八年时间跟拍这些老人。有次在浙江舟山拍摄时,姜思章突然跪在海滩上嚎啕大哭——当年他就是从这里被带走的。摄影师本来想上前扶他,被导演拦住了。后来这段完全没有剪辑的镜头成了全片最催泪的画面,海浪声混着老人嘶哑的哭声,现场观众几乎都在抹眼泪。
5月10日母亲节上映这个安排特别用心。制片人顾佳凤说,这些老兵最放不下的就是家里的老母亲。影片里傅德泽有段话特别扎心:”我娘要是还活着,该有一百多岁了。我算过,要是她能活到120岁,我现在回去还能给她梳梳头…”说到这里,老人突然像个孩子似的捂住脸抽泣,花白的头发在镜头前直颤。
d058ccbf6c81800a2cb595553fdf8cf5838b4716.jpeg@f_auto
有场提前观影会上,放完电影亮灯时,发现前排坐着好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。他们穿着旧式军装,胸前别着”想家”的徽章,有个奶奶一直用山东话小声重复:”这就是俺们的故事啊…”散场时,这些老人互相搀扶着,背影跟电影海报上那六个佝偻的身影渐渐重合。
现在打开社交媒体,能看到很多年轻人看完预告片的留言。有个”00后”写道:”原来课本上说的两岸一家亲不是口号,是这些爷爷们流了一辈子的眼泪。”还有人说要在上映时带爷爷奶奶去看,因为”他们肯定认识电影里的人”。
这些老兵平均年龄都九十多岁了,他们等不起下一个八年。就像海报上写的那句话:”回家这件事,我们等了七十年。”当片尾响起《故乡的云》时,银幕上滚动着两百多位还在世的老兵名单,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望穿秋水的归乡路。或许对于这些老人来说,能在大银幕上说出自己的故事,就已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家了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夸克电影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kk.yingshibaike.com/6518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