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饺皇后》国语中字手机版资源下载链接【HD720P/3.6G-MKV】阿里网盘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一碗热乎水饺里的香港温度
马丽这次不搞笑了。在《水饺皇后》里,她变成了一个叫臧姑娘的单亲妈妈,拖着两个女儿站在香港街头,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地址纸条。这个镜头特别真实——你能看见她指甲缝里还没洗干净的火车厢灰尘,大女儿书包带子断了一截用别针勉强扣着,小女儿把脸埋在她褪色的棉布裙里。刘伟强导演的镜头就这么直接怼上来,连她们呼吸时呵出的白气都拍得清清楚楚。
臧姑娘第一次见到红姐那场戏特别有意思。惠英红演的红姐趿拉着塑料拖鞋从唐楼走出来,脖子上挂着叮当作响的钥匙串,张嘴就是句”大陆妹交三个月押金先”。马丽那个瞬间的表情绝了——嘴角在笑,眼睛却在发抖,掏钱的手突然转去拢了拢女儿们的衣领。这时候冯文娟演的杨菁突然插进来打圆场,三个女人站在晾满内衣的巷子里你来我往,活像现实版的《七十二家房客》。
唐楼里的租客们个个有戏。张达明演的辣挞哥总穿着件油渍斑斑的白背心,可每次看见臧姑娘女儿放学,就会变魔术似的从报摊底下摸出日本漫画。有场夜戏特别戳心,小姑娘蹲在走廊看《哆啦A梦》看得忘记吃饭,辣挞哥就着路灯修收音机,突然哼起跑调的《千千阙歌》——镜头往上一抬,原来每扇窗户后面都有人跟着轻轻唱。这种细节比什么煽情台词都管用,香港老城区特有的那种”各扫门前雪又暗地互相照应”的劲儿全出来了。
马丽和惠英红在厨房搓水饺那场戏堪称演技教科书。惠英红捏着韭菜骂街坊八卦,马丽低头擀皮子不出声,直到红姐突然说”你放虾仁太多会亏本”,马丽才用山东话嘟囔”俺们老家管这个叫实在”。镜头扫过她们沾着面粉的手腕,一个戴着前夫留下的银镯子,一个贴着风湿膏药,两种人生就在揉面盆里咣当撞在一起。后来红姐偷偷在招租启事上加”山东姐妹优先”,这种别扭的温柔比直接给钱更让人鼻子发酸。
王祖蓝演的茶餐厅老板每次出场都自带笑点。有次臧姑娘水饺摊被投诉,他端着奶茶晃过来,故意大声说”这家的韭菜饺治感冒啊”,结果街坊们真排起队来买。这种市井智慧特别香港——表面斤斤计较,骨子里却讲究”帮人就是帮自己”。就像电影里暴雨夜那场戏,整栋唐楼的人突然都来帮臧姑娘捞被水泡的面粉袋,潘斌龙演的鱼贩甚至贡献出装海鲜的泡沫箱。镜头俯拍下去,花花绿绿的雨伞挤在巷子里,像极了一锅煮沸的饺子。
朱亚文出场时我差点没认出来。他演的内地商人西装笔挺地站在水饺摊前,却用东北话点单:”整盘酸菜馅儿的,多搁点蒜泥。”这个设计妙啊,瞬间把”港漂”主题拉宽了——原来在异乡认老乡的不止底层劳工。后来他在茶餐厅掏出计算器帮臧姑娘算成本,王祖蓝立刻往他柠檬茶里多扔了三片冰,这种男人间的默契比爱情线好看十倍。
电影最狠的是拍出了香港的”两面”。白天臧姑娘推着改装婴儿车卖水饺,身后是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;夜里回到唐楼,天台上晾的衣服还在滴水,但抬头就能看见整个维港的灯火。有场戏两个女儿在写作业,突然指着课本上的”东方之珠”问妈妈:”这是说我们楼下的霓虹灯吗?”马丽愣了几秒,把女儿油乎乎的作业本擦了又擦,这个动作比什么台词都扎心。
袁富华演的退休教师每次出现都拿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,有次他教小女孩念”停船暂借问”,整个天台的人都安静下来。这时候镜头切到对面新楼盘的广告牌,”海景豪宅”四个大字亮得刺眼。这种对比不用台词你也懂——老香港正在消失,但总有人在缝缝补补地留住温度。就像臧姑娘最后在茶餐厅挂出”山东水饺”招牌时,整条街的商铺都来送东西,烧腊店老板甚至贡献出祖传的辣椒酱配方。
这片子好就好在不刻意卖惨。臧姑娘被食环署追着跑的那场戏,明明很心酸,却因为配了许冠文的鬼马音乐变得滑稽起来。后来她在法庭上用蹩脚粤语说”我卖的不是水饺,是老家味道”,全场哄笑时法官突然问:”你老家什么样?”马丽那个长达十秒的沉默,比什么催泪弹都管用。这时候你才明白,为什么菜市场阿婆会偷偷多塞她一把葱,为什么红姐总在月初”忘记”收房租——香港这座城啊,说到底是由无数异乡人的体温捂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