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聊斋:兰若寺》动画版7月上映,志怪故事来袭!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当书生夜宿兰若寺:追光动画用井底蛙声讲新聊斋
“这故事讲得不对!”深井里突然传来闷闷的抗议声。书生举着快要燃尽的蜡烛,看见井壁上趴着只脸盆大的蛤蟆,旁边还蹲着个背壳生苔的老龟——这个开场就让人头皮发麻的奇遇,正是追光动画新作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序幕。七月的银幕上,这家以技术闻名的动画公司又要用他们标志性的绚丽画面,给四百年前的《聊斋志异》换上赛博朋克式的新装。
记得去年《长安三万里》里李白在月下舞剑的剪影吗?这次追光把镜头对准了更诡谲的志怪世界。书生在兰若寺的遭遇像打开俄罗斯套娃——你以为要遇见聂小倩那样的美艳女鬼,结果先被两只精怪拽进古井当”故事评委”。蛤蟆精说话时鼓起的腮帮子会泛起荧光绿的波纹,老龟背上的纹路随着它摇头晃脑变换着卦象,这些细节暴露出追光动画的”技术控”本色。他们总爱在传统故事里埋些现代视觉彩蛋,就像《新神榜:杨戬》里那些悬浮在空中的敦煌飞天机甲。
井底说书的设定堪称绝妙。当书生被迫听着精怪们讲述”古今未来的故事”时,银幕前的观众也跟着坠入多重叙事迷宫。有个片段是明朝的狐妖戴着VR眼镜体验2023年的直播带货,尾巴尖因为信号干扰不停炸毛;另一个故事里唐代剑客的佩剑其实是可折叠的纳米材料,展开时会发出机械齿轮转动的”咔嗒”声。这些天马行空的改编可能会让蒲松龄摔了毛笔,但确实抓住了《聊斋》”写鬼写妖高人一等”的精髓——用荒诞映照现实。
追光的编剧团队显然仔细琢磨过《聊斋》里那些讽喻。电影里出现过一个穿官服的蛤蟆精,它每说句官话肚皮就膨胀几分,最后飘到井口卡住的模样,活脱脱是《促织》里”官贪吏虐”的动画版注脚。但导演没让讽刺停留在表面,当书生指出故事漏洞时,乌龟精慢悠悠反驳:”人间的事,哪有我们妖怪编得离谱?”这种自嘲式的幽默,倒是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。
技术团队这次在材质渲染上下了狠功夫。兰若寺的砖墙在月光下会浮现出血丝般的裂纹,书生衣襟沾到的蛛网带着真实的静电效果,就连蛤蟆精吐出的每个泡泡都折射着不同的井底光影。这些细节堆砌出的诡异美感,让人想起《白蛇2:青蛇劫起》里那个蒸汽朋克风的修罗城。不过相比前作中过于密集的动作戏,《兰若寺》更擅长用静态场景制造压迫感——比如当所有故事讲完,井水突然倒映出无数个书生变形的脸。
作为”新传说”系列的首部聊斋作品,这部电影聪明地避开了直接改编名篇的风险。就像《新神榜》系列把哪吒扔进赛博朋克都市,《兰若寺》也搭建了全新的叙事框架。那些在井底被解构又重组的故事碎片,既是对原著的致敬,更像给未来续作埋的伏笔。当片尾书生爬出古井发现寺门贴着”元宇宙体验馆”的二维码时,你几乎能听见主创们的坏笑:下一部聊斋故事,说不定真要讲AI画皮了。
散场时听到有观众嘀咕:”这哪是聊斋,分明是奇幻版《故事会》。”但或许这正是追光动画的野心——他们不要做博物馆里的绢本设色,偏要当投影在古建筑上的全息动画。当蛤蟆精争论”好故事该不该有圆满结局”时,银幕内外的人都成了兰若寺的夜宿者,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里,等着听下一个光怪陆离的中国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