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查克的一生》预告:抖森演绎鬼屋之子传奇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当闹钟停止滴答:抖森在《查克的一生》里演活了一个倒着生长的灵魂
预告片开头那阵刺耳的”滴滴”声你肯定熟悉——就是医院里心电监护仪发出的那种催命符似的声响。配合着老式座钟的滴答声,汤姆·希德勒斯顿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在忽明忽暗的黄色交通灯下时隐时现,嘴角还挂着让人毛骨悚然的温柔微笑。这个开场就像有人用冰锥轻轻戳你的太阳穴,提醒你正在看的可不是什么温馨家庭剧。
迈克·弗拉纳根这次又玩了个狠的。这位把《鬼入侵》拍成年度最致郁恐怖剧的导演,把斯蒂芬·金2015年那篇冷门短篇小说《查克的一生》搬上银幕时,居然选择用倒放人生的方式讲故事。你最先看到的是39岁的查克·克兰兹躺在临终病床上,脑瘤正在蚕食他的记忆,而故事终点却是他童年时住过的那栋闹鬼老房子——这种叙事结构就像把人生录像带倒着播放,连抖森都说拍摄时经常恍惚”分不清自己是在演25岁还是35岁的查克”。
电影里三个演员分饰不同时期的查克绝对是个妙招。本杰明·帕杰克演8岁那个在阁楼发现幽灵的小男孩时,蓝眼睛里的惊恐能让人起鸡皮疙瘩;雅各布·特伦布莱(就是《房间》里那个神童)演的大学时期查克,在快餐店打工时遭遇的诡异事件,比任何Jump Scare都来得细思极恐;而抖森负责的成年线最绝,你看他穿着皱巴巴的会计衬衫在空荡荡的写字楼里徘徊的样子,活像具行走的忧郁标本。
弗拉纳根这次把金老爷子的原著拆解成了三个相互咬合的时间齿轮。第一幕里社会正在莫名其妙地崩溃,超市货架空空如也,抖森饰演的查克却每天准时去废弃的办公楼”上班”;第二幕突然跳到他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祖父的日子,马克·哈米尔演的暴躁老头总在深夜指着衣柜说”那里有东西”;等到第三幕才揭晓,原来所有恐怖事件的源头都在那栋藏着家族秘密的维多利亚式老宅。这种剥洋葱式的叙事,看得人后颈发凉。
要说全片最邪门的设定,莫过于那个贯穿始终的黄色交通灯。每次镜头切到查克童年故居的路口,那盏坏掉的信号灯就会在雨夜里诡异地闪烁,配合着凯伦·吉兰饰演的神秘邻居那句”时间不是直线,是莫比乌斯环”。等看到结尾你会发现,这个意象早就在暗示查克的人生是个首尾相接的怪圈——他临终前走马灯看到的童年鬼影,恰恰是幼年时预见的自己死亡的画面。
演员阵容堪称恐怖片界的全明星战队。切瓦特·埃加福演查克的主治医生,每次给病危通知书都像在念诗;马修·利拉德(对,就是《惊声尖叫》里那个倒霉记者)这次化身总在深夜加油站出现的谜样流浪汉;连《星球大战》的卢克扮演者马克·哈米尔都贡献了从影以来最阴森的表演,他死前用指甲在床头柜上刻下的那串数字,成了贯穿三个时空的恐怖密码。
6月6日上映的这个档期选得也够恶趣味——在西方这日子跟恶魔数字666挂钩。不过比起jump scare,弗拉纳根更擅长用日常细节制造不安:查克总在凌晨3:15准时惊醒、办公室饮水机突然流出铁锈色的水、童年相册里反复出现的黑影…这些元素堆叠起来的效果,就像有只冰冷的手在慢慢攥紧你的心脏。
看完最大后遗症是会对所有计时器产生PTSD。无论是预告片里那个催命的心电监护仪,还是查克祖父房间里永远停在3:15的挂钟,甚至是片尾字幕时突然响起的座钟报时声,都在提醒你一件事——当倒着活的人生遇上正着走的时钟,所谓恐怖,不过是记忆拼图里那些对不上齿的裂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