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钻石钟鼓楼》海报:沙宝亮摇滚风采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钻石照进胡同里:当沙宝亮遇上北京老炮儿的爱情难题
四月的北京胡同里,阳光斜斜地照在灰砖墙上。沙宝亮饰演的中年男人蹲在钟鼓楼下的石阶上,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烟盒,眼神却盯着远处那对腻歪的小年轻——这就是《钻石照耀钟鼓楼》开场最让人会心一笑的画面。导演祁又一这回把他那些年在胡同里攒下的故事,一股脑儿倒进了这部电影里,愣是把北京城的烟火气拍出了新花样。
电影里那颗惹事的”钻石”其实是个挺妙的设定。它不是那种商场柜台里闪闪发亮的玩意儿,倒像是从老北京人生活褶皱里掉出来的一个小物件。沙宝亮演的这个角色,你说他是胡同串子吧,身上还带着点文艺范儿;你说他是个文化人吧,张嘴就是地道的京片子。他和陈芋米演的女主角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的劲儿特别有意思——俩人明明都快结婚了,却因为这颗突然冒出来的钻石,把两家人几十年的陈芝麻烂谷子全给翻了出来。
祁又一导演在首映礼上说,他写这个本子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小时候在钟鼓楼附近转悠的记忆。你看电影里那些场景:大清早提着鸟笼子遛弯的大爷,傍晚蹲在院门口剥蒜的大妈,还有那些藏在胡同深处的苍蝇馆子,每帧画面都冒着热乎气儿。但导演没打算只拍个怀旧片,他往里头塞了不少年轻人的梗。张千演的那个95后小伙儿,张口闭口都是网络用语,和沙宝亮演的未来岳父斗嘴那段戏,简直能把人笑岔气——老头儿用京剧念白的腔调教训人,小伙子回嘴就是段抖音神曲,这代沟里蹦出来的火花特别真实。
说到演员,沙宝亮这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以前只知道他唱歌好听,没想到演起戏来这么有嚼头。他那个角色特别复杂,一边要应付准丈母娘的刁难,一边还得防着自己闺女被”拐跑”,中间还夹着对亡妻的念想。有场戏是他半夜蹲在自家平房屋顶上喝二锅头,月光底下那个背影,把北京老爷们儿骨子里的倔和柔都演活了。赵婉鹭山演他闺女也特别灵,父女俩在钟鼓楼下吵架那场戏,姑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是不往下掉,那股子倔劲儿跟她爹一模一样。
电影里的爱情戏码也挺有意思。陈芋米和张千这对小情侣,谈个恋爱跟打游击似的——要躲着双方父母的围追堵截,还得应付突然冒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。有场戏是他们躲在胡同公厕后面说悄悄话,结果被收破烂的大爷撞个正着,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的场面特别可乐。但笑着笑着你就会发现,这不就是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的真实写照吗?房子、彩礼、家长意见,这些现实问题像胡同墙上的爬山虎,不知不觉就把单纯的爱情给缠住了。
影片最戳心的地方是它对亲情的那种细腻刻画。沙宝亮和他戏里的老丈人(任书贤饰)有场在天坛公园的对手戏,俩老头儿坐在长廊里,一个捏着核桃,一个端着保温杯,嘴上聊的是钻石的事儿,话里话外全是三十年前的恩怨。这时候镜头慢慢推到他们身后的柏树上,阳光透过树叶在老人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情感,比钻石还亮眼。
首映礼上有个细节挺有意思。祁又一说到他选角时特别看重演员身上的”北京味儿”,不是非得会说北京话,而是要懂这座城市的气质。你看沙宝亮在电影里骑个破自行车穿胡同那段,车把上挂着豆浆油条,后座夹着份晨报,就这么几个镜头,老北京的生活节奏全出来了。还有郭晓小演的那个胡同大妈,挎着菜篮子跟人唠嗑时,顺手就把邻居家晾的被单给收了,这种自然而然的市井气,装是装不出来的。
电影海报也设计得挺有巧思——沙宝亮皱着眉头站在前景,身后是那对甜蜜对视的小情侣,中间隔着钟鼓楼的剪影。这构图把电影要说的那点事儿全交代了:两代人的情感,就像古老的钟鼓楼和现代的北京城,看似格格不入,其实早就在岁月里长到一块儿去了。
预售刚开那会儿,我朋友圈里几个北京土著就嚷嚷着要组团去看。他们说得特实在:”就想看看导演能把咱胡同拍成啥样。”结果看完点映,这帮人集体沉默了半晌,最后冒出句:”艹,这不就是咱们家楼下内点事儿么!”这话听着糙,可真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。那些藏在钻石背后的家长里短、爱恨情仇,说到底不就是咱们每个人都可能遇上的生活难题么?
4月19日影院亮灯的时候,我猜很多观众会像电影里那样,站在胡同口发会儿呆。可能想起自己老爹的倔脾气,可能琢磨着要不要给对象发条微信,也可能单纯惦记起早上路过的那家糖油饼——这就是《钻石照耀钟鼓楼》最厉害的地方,它让钻石的光不仅照在钟鼓楼上,还照进了每个普通人的心里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