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届北影节:姜文、贾樟柯、于佩尔共聚电影大师班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的三位狠角色
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大师班这次请来的三位嘉宾,个个都是重量级。姜文、贾樟柯、伊莎贝尔·于佩尔,这仨人往那儿一站,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电影史。
先说说姜文。这哥们儿是个全才,编导演样样拿手。你看他拍的那些电影,《红高粱》里那股子野劲儿,《让子弹飞》里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台词,还有《一步之遥》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都带着浓浓的”姜氏幽默”。他总能把艺术和商业平衡得特别好,既不端着,又不俗气。4月25日下午,他要在郎园Station跟大伙儿聊聊,估计又能抖出不少金句。
贾樟柯可就不一样了。他的镜头特别爱盯着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小人物。《世界》里的打工妹,《三峡好人》里的拆迁户,《山河故人》里漂泊在外的游子,这些角色在他电影里都特别真实。他拿过威尼斯金狮奖,六次入围戛纳,但你看他的电影,从来不会觉得他在炫技,就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。4月21号下午他的那场分享会,估计又能让我们看到不少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。
最让人期待的可能还是伊莎贝尔·于佩尔。这位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演起戏来简直神了。《钢琴教师》里那个压抑又疯狂的音乐老师,《她》里面那个遭遇入室强奸却异常冷静的女强人,每个角色都复杂得要命。她跟夏布洛尔、哈内克这些大导演合作过无数次,拿过的奖杯估计能摆满一屋子。4月23号上午,她要在郎园Station聊聊表演,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,能听听她是怎么塑造那些经典角色的。
这三位大师的风格完全不同。姜文的作品像烈酒,一口下去直冲脑门;贾樟柯的电影像老茶,得慢慢品才能尝出滋味;于佩尔的表演则像精致的法餐,每道菜都讲究得不得了。但他们有个共同点——都对电影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。
郎园Station这下可要热闹了。想象一下,姜文可能会讲他当年怎么在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里调教夏雨,贾樟柯没准会聊聊他拍《江湖儿女》时在山西小县城里的见闻,于佩尔说不定会透露她是怎么准备那些极端角色的。这些幕后故事,可比电影学院的教科书生动多了。
这届电影节的大师班安排得挺有意思。先是贾樟柯打头阵,接着于佩尔登场,最后姜文压轴。就像看一部精心编排的电影,有铺垫,有高潮,有尾声。去听他们讲课的观众可有福了,这可比看十部爆米花电影收获大多了。
(字数统计:约8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