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快跑!孩子》2025年献映,纪念抗战胜利80年

《快跑!孩子》2025年献映,纪念抗战胜利80年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
## 当孩子们开始奔跑:藏在《快跑!孩子》里的血色童年
“快跑!”——这可能是1944年东江纵队五个少年英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如今,这个被尘封在延安《解放日报》里的真实故事,被刘艳杰导演搬上了银幕。电影《快跑!孩子》里那些穿着补丁衣服、光着脚丫在田间地头狂奔的身影,正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,向2025年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。
20250408014503482438
你能想象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孩子,把”捉迷藏”玩成生死时速吗?郭彦圣饰演的小队长带着他的小伙伴们,表面上是在村口玩着最普通的追逐游戏,实际上每次转身、每声呼喊都在传递着关乎生死的军情。三浦研一饰演的日军军官永远想不通,为什么这些”支那小鬼”总能在他的眼皮底下消失得无影无踪。电影里有个令人揪心的细节:孩子们把情报藏在掏空的木陀螺里,当敌人的皮靴声逼近时,他们突然散开,边跑边喊”抓到我就给你玩”,把围追堵截变成了一场”游戏”。
剧组在服装道具上的较真程度令人惊叹。任悦鸣穿着的那件露出棉絮的破棉袄,是服装师参照当年老照片一针一线仿制的;李雄脚上那双草鞋,道具组专门请来当地老人手把手教着编织。最震撼的是那个被炸毁的村庄场景,美术指导带着团队跑遍山西五个古村落,最后用3D扫描技术完整复刻了一处即将拆迁的抗战遗址。当镜头扫过墙面上那些弹孔时,你能清晰看见每道裂痕里都藏着故事。
20250408014503751558
爆破戏绝对是这部片子最烧钱的部分。有个长达两分钟的巷战长镜头,孩子们在爆炸的火光中穿梭,砖瓦碎片几乎是擦着演员的衣角飞过。后来看花絮才知道,这个镜头NG了二十七次,特效团队从新西兰请来的爆破专家,用微型炸药和电脑特效结合,才做出那种”差之毫厘”的惊险感。有个小演员在采访里说,虽然知道很安全,但当爆炸声真的在耳边响起时,他还是下意识护住了怀里的”情报”——那截藏着字条的竹筒。
闫震宁编剧在处理感情戏时特别克制。没有嚎啕大哭的场面,但有个镜头看得人心里发酸:孩子们围坐在山洞里分吃半个烤红薯,有人说起妈妈做的槐花饼,所有人突然都不说话了,只听见柴火噼啪的声响。这种留白比任何煽情台词都更有力量,让人突然意识到,这些能面不改色穿越火线的”小战士”,本质上还是想家的孩子。
20250408014504369651
比较意外的是影片对日军形象的塑造。三浦研一没有把反派演成脸谱化的恶魔,有场戏是他发现追捕多日的”游击队”竟是一群孩子时,脸上闪过刹那的恍惚。这种复杂性的呈现,反而让战争的荒诞感更加刺目。当银幕上出现孩子们用弹弓打鬼子汽车轮胎的”恶作剧”时,观众席既有笑声又有叹息——本该握着玩具的手,却攥紧了石块和情报。
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这是部”稀缺”的抗战片了。它不像多数同类作品那样聚焦宏大战场,而是蹲下来,用孩子的眼睛看战争。当镜头贴着地面追逐那些飞奔的小脚丫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,更是所有被战争碾碎的童年。2025年影院亮灯的那一刻,或许每个人都会想起片尾那句台词:”我们跑得这么快,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慢慢走。”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夸克电影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kk.yingshibaike.com/5566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