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再映:古天乐林峯银幕重燃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九龙城寨的血与泪:当江湖遇上钢筋水泥
“你睇下呢个嘴角嘅血,仲有眼角嘅泪,就知道呢班人经历过咩。”朋友指着最新发布的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重映海报对我说。确实,那张深红色基底的海报上,古天乐、林峯他们六位主演的面部特写让人心头一震——带血的嘴角、盈泪的双眸、结痂的疤痕,每个细节都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残酷生存法则。
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,开场十分钟就把我震住了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九龙城寨,那个被称为”三不管”地带的魔幻现实主义空间,在郑保瑞导演的镜头下活了过来。落难青年误闯城寨的设定看似老套,但当镜头跟着他穿过那些密密麻麻的违章建筑,穿过晾晒的衣物和纵横交错的电线,穿过冒着热气的摊档和蹲在路边吸粉的瘾君子时,你会真切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。
古天乐这次饰演的城寨话事人真是颠覆形象。以往他演大佬总是西装革履、风度翩翩,这次却是个穿着汗衫、踩着人字拖,在潮湿闷热的巷道里讨生活的草根枭雄。有一场戏我印象特别深——他蹲在自家铁皮屋门口吃盒饭,突然有人来寻仇,他随手把饭盒一放,抄起旁边的铁棍就开打,打完回来继续扒拉那盒已经凉了的饭。这种细节让角色真实得可怕。
林峯饰演的落难青年也很有意思。他不是传统动作片里那种天赋异禀的练武奇才,就是个普通打工仔,误入城寨后被迫快速成长。电影里有段他在公共浴室被围殴的戏,镜头从高处俯拍,赤裸的身体在湿滑的地砖上挣扎,那种无助和屈辱感透过银幕直击人心。后来他学会反抗,但导演很克制地没有把他塑造成超级英雄,每次打架都是伤痕累累、狼狈不堪。
特别要提的是洪金宝的友情出演。老爷子虽然戏份不多,但那段在天台教年轻人打拳的戏真是情怀满满。雨中,他缓慢地演示着咏春的小念头,说”拳唔系用来打人,系用来保命”,那一刻仿佛看到了香港动作电影的传承。
动作设计方面,伍允龙和张文杰的对打戏堪称近年港产片最佳。没有浮夸的飞檐走壁,就是实打实的近身肉搏,拳头到肉的声音听得人牙酸。最震撼的是那场在狭窄楼道里的追逐戏,镜头跟着演员在迷宫般的城寨里上下穿梭,时而从窗户破出,时而跌落天井,长镜头的运用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重映海报上那句”城寨人,城寨魂”确实抓住了电影的精髓。这不是简单的正邪对抗,而是一群被社会抛弃的人在绝境中形成的奇特羁绊。任贤齐饰演的警察角色就很耐人寻味——他既是体制的代表,又对城寨居民有着复杂感情。黄德斌演的反派也不是脸谱化的恶人,你会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执着要拿下这块地皮。
听说这次重映是为了弥补很多观众五一档没抢到好位置的遗憾。确实,这样的电影值得在大银幕上看——那些精心搭建的城寨实景,那些汗水与血水交织的特写,那些在狭窄空间里迸发的暴力美学,只有在电影院才能完全体会其冲击力。豆瓣7.2分对这部作品来说有点低了,可能是有些观众不习惯这种粗粝生猛的风格。
“江湖路远,热血不止”,这句宣传语说得真好。在这个超级英雄满天飞的时代,能看到这样一部扎根于香港本土记忆,讲述普通人如何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用拳头守护尊严的电影,实在难得。5月2日重映,我已经约好当初一起看首映的那帮兄弟,准备二刷。有些电影,看的不只是故事,更是一个时代的剪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