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宝强《棋士》:命运“棋局”扣人心弦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当围棋老师变成犯罪大师:《棋士》里那些让人后背发凉的细节
“啪”——一颗黑子落在棋盘上,崔业的手指在颤抖。这个平时教孩子们”金角银边草肚皮”的围棋老师,此刻正在用围棋术语策划一起信用社抢劫案。你能想象吗?那个戴着黑框眼镜、说话轻声细语的崔老师,现在正对着监控摄像头比划着”三劫循环”的手势——这是他和同伙约定的行动暗号。
这部剧最绝的地方就在于,它直接把罪犯是谁甩在你脸上。没有故弄玄虚的倒叙,没有闪来闪去的记忆碎片,开场二十分钟就让你看着崔业从棋院走向犯罪现场。但奇怪的是,知道凶手是谁反而更让人揪心。特别是看他哥哥崔伟——那个总把警徽擦得锃亮的老刑警——在饭桌上随口说”最近有个抢劫犯很会下棋”时,崔业筷子尖上的红烧肉突然掉进啤酒杯里,溅起的泡沫就像他瞬间紊乱的呼吸。
崔业犯罪时的围棋暗语简直让人毛骨悚然。他管人质叫”活子”,把警察包围说成”征子”,最绝的是用”倒脱靴”来指代调包计——这个在围棋里指故意送吃几子再反吃的手法,被他用来设计目击者互相指认。有场戏他在巷子口用粉笔画了十九道线,路过的邻居还夸”崔老师教棋真认真”,殊不知那是他标记的监控盲区路线图。
录像厅里《英雄本色》的枪声、霓虹灯管”滋滋”的电流声、老式夏利出租车排气管的突突声…这些声音像围棋的”冷着”一样突然刺进剧情。记得有幕崔伟在追查线索时,路边电视机在放聂卫平赢下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新闻,欢呼声和他翻看弟弟童年围棋奖状的动作完全重叠。那种感觉,就像眼睁睁看着黑子把白子的”气”一口口堵死。
崔伟发现真相的过程就像在解一个”珍珑棋局”。他在弟弟书房发现《玄玄棋经》里夹着信用社平面图;注意到劫案发生时所有监控都正好转到特定角度——就像围棋里的”手筋”;最致命的是认出罪犯留下的”鬼手”棋谱,那根本是他教给弟弟的独门定式。有场兄弟对峙戏,崔伟把警枪拍在棋盘上震乱了棋局,黑白子混作一团,就像他们再也理不清的关系。
这部剧最扎心的是那些围棋和犯罪交织的隐喻。崔业总说”棋从断处生”,结果真把自己人生走成了”死活题”;他教孩子”弃子争先”,最后却把亲哥哥当成要舍弃的”残子”。有次作案后他在棋院上课,手指沾的血蹭在白玉棋子上,还若无其事地讲解”如何做眼求生”,台下学生谁都没发现老师白衬衫袖口缺了颗扣子——那枚扣子正躺在抢劫现场的保险柜旁边。
说到遗憾,确实能看出编剧在”棋”的部分下足了功夫,但关于”士”的探讨就像没下完的棋局。比如崔业那个总穿旗袍的围棋启蒙老师,台词里暗示她知道些内情,但这条线最后莫名消失了;再比如总在巷口修收音机的老头,他收音机里永远在放围棋解说,可这个伏笔到最后也没用上。就像张新英教授说的,这些没展开的线索就像棋盘上没收拾的”死子”,多少有些碍眼。
现在想想,崔业在监狱里用米饭粒摆棋谱的镜头最诛心。他哥哥最后一次来看他时,隔着铁窗突然说:”你那年定段赛输棋,是因为我偷换了你的云子对吧?”崔业捏着的饭粒突然碎了——原来他走向深渊的第一步,早在二十年前那盘被动手脚的棋局里就埋下了。这大概就是《棋士》最狠的地方:它让你看清每个人的落子,却早就在棋盘下藏了把能掀翻一切的刀。